新华社区:鸟儿还给蓝天 和谐铸就家园-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发布日期:2019-05-07
- 浏览次数:59
4月22日至28日是辽宁省第38个爱鸟周,今年爱鸟周的主题是:“关注候鸟迁徙,维护生命共同体”。兴隆台区新生街道新华社区于2014年6月被中国科协评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此前社区曾被评为辽宁省科普示范社区。
兴隆台区新生街道新华社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太平河风景区的东侧,南临辽河,西南是鸟乐园和苇海蟹滩等景区,鸟乐园奇树虬枝惊照影,鹭舞鸥翔蒹葭苍;社区和景区紧紧相连,到处呈现出旖旎秀丽的鼎翔湿地风光。
作为国家科普社区的新华社区,科普的主题就是“爱鸟护绿,保护绿色生态环境”。新华社区党支部在市、区科协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理念,营造整个社区的科普氛围。在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保护湿地之都、爱鸟护绿、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湿地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社区通过科普展览、绘制科普画廊、组织居民开展画展、深入景区宣传、文体队伍表演、建qq群、社区公众微信订阅号服务平台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使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保护鸟类的意识普遍得到提高,社区成立鸟类标本室,在小区内形成了一个人人讲环保,家家爱科学,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在新华社区,爱护鸟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十几年前还是四年级的关绍臣、牛猛等几名小学生,在小区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鹭,他们骑着自行车抱着大鸟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在送往保护站的途中牛猛同学骑车摔伤了自己。有一年春天,社区居民缪凤梅发现了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大鸟的腿受伤了,她抱着这只大鸟来到社区,社区给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打电话,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来到社区,告诉社区的同志这只鸟叫牛背鹭,也是国家保护动物。在新华社区夜晚经常听见猫头鹰的叫声,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不管是什么鸟类社区居民都保护它、爱护它,猫头鹰受伤了一样有人相救。新华社区有对双胞胎,妈妈不仅经常领他们来社区鸟类标本室观看各种鸟类,还培养孩子从小保护鸟类的意识。人们经常看见小姐俩手拿玉米在小区里喂小鸟和鸽子。
今年爱鸟周里,4名志愿者主动来到社区给未成年人讲解爱鸟护鸟的故事,针对社区的未成年人进行科普知识教育。讲保护鸟类的故事,讲我们的鼎翔是鸟类的天堂,每年有大批的候鸟来到我们的鸟乐园。已经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的陶醉,利用休假时间给孩子们讲了一堂生动感人的科普知识课。她曾经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被盘锦市教育局、环保局评为“环保小卫士”称号。陶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就爱科学、学科学、爱鸟护绿,做一名护绿爱鸟的小使者,为家乡的建设和为保护鼎翔的湿地风光做出贡献,“要让咱们的家乡,绿树虬枝,千鸟飞鸣,成为一切鸟儿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