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之年看首季·奋力夺取开门红丨盘锦市五方面发力打好打赢“三年行动”首战——理清思路增干劲,“拼”字当先争突破-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发布日期:2023-03-11
- 浏览次数:5
早春时节,盘锦市处处抓项目、忙生产、促投资。落实省委部署,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盘锦市上下“一盘棋”,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在工业增长、乡村全面振兴、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央地合作五方面为全省作贡献,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势提速,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坚持“工业强市”,盘锦市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充分发挥重点企业战略支撑和重大项目牵引拉动作用,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做强工业经济。着力发展壮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粮食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加快推动中蓝电子产品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盘锦市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升盘锦大米、河蟹品牌价值,整合推广“红海滩”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达到156个。
聚焦产业优势,盘锦市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全力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全产业链,建设产业基地,研发高附加值石化及精细化工产品,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同时发挥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全省典型示范基地的作用,壮大“大化工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目前已完成6个项目中试并实现成果产业化。
坚持“生态立市”,盘锦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擦亮“国际湿地城市”品牌,抓好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的重大任务,统筹推进辽河流域综合整治和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深入实施“央企 ”行动,盘锦市打造全国央地融合发展典范。目前,全市央地合作项目25个,总投资1498.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8.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5.1亿元,涉及11家央企。
年初以来,盘锦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以港兴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明晰思路,努力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全产业链、生态建设、央地合作五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引育高质量项目
打造重点产业链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有序地进行生产制造、组装调试;成品区内,一套套检验合格的顶驱设备打包候时发运。3月6日,辽河油田天意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制造部副经理冯帅笑逐颜开地说:“开年就双喜临门,公司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被评选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到手合同同比增加30%,生产订单排到了年底。”
天意公司的喜人局面,是盘锦工业动力勃发的缩影。工业是盘锦的立市之基,目前梳理的12条重点产业链中,有10条为工业产业链。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抓实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盘锦市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工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并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工业产值要达到5600亿元。
完成这一目标,盘锦有条件,亦有能力。从重点企业支撑看,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北方沥青持续发挥央企“压舱石”作用,4户企业目前均保持高效运行。全市21个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集聚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达到235个,盘锦工业发展即将进入黄金期。
年初以来,盘锦市依托头部企业,加快建设石化及精细化工、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基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实现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
聚焦产业、产品结构双优化,质量效益双提升,盘锦市以“千人助千企”活动为抓手优化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保障企业稳健发展。
实践中,盘锦市通过持续加强运行分析监测、切实保障华锦集团等大型存量企业平稳运行,全力推进伟英兴1500万吨/年聚芳醚酮等已投产项目尽快达产;重点推进辽宁麦迪森2.25万吨/年功能性保健品及高级手性医药中间体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积极推进长春化工等石化精细化工重点龙头企业、中蓝等电子信息产业、中储粮等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以抓好高质量项目建设为依托提升增量;大力培育盘锦三力中科耐高温尼龙产品等“专精特新”企业,强力推进百度智算(盘锦)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基地等“数字经济”项目群,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为牵引增强动力源。
立足资源禀赋
推动乡村振兴
冰雪消融,春日渐暖。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里,游客日渐增多。
盘锦城乡联系紧密、融合度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天禀赋突出。
经过多年努力,盘锦全域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行政村实现黑色路面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大环卫体系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累计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82个、美丽宜居村135个。2022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涉农镇街占比76.7%;乡村特色产业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三,已经具备向全国前列目标冲刺的条件。
成绩面前,盘锦市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乡村振兴还有很多短板要补,薄弱点就是发力点,促进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盘锦市聚焦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加大品牌优势重塑力度。通过实施盘锦大米品牌提升工程,整合推广“红海滩”大米品牌,提升盘锦大米品牌美誉度;通过开展辽宁省河蟹产业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创建,提高盘锦河蟹品牌市场影响力。
同时,针对发展相对滞后的盘山县西部镇街,持续加大市级对西部镇街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补齐盘锦乡村全面振兴短板。盘山县从发展空间、特色产业和中心镇建设入手,抓好顶层规划设计,全方位、高水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目前,盘山县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西部镇街振兴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内容,积极推进重点招商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24.3亿元,为西部镇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绿色发展”
擦亮生态名片
连日来,盘锦市公安系统以全市森林警察队伍为主,全面启动“全域巡防巡护”专项行动,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春季迁徙候鸟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盘锦独特的人文景观。
盘锦始终把救护野生动物、提升全民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作为城市文明的大事。
地处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三河入海口的盘锦,境内大小河流21条,有全球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各类湿地面积近2500平方公里,境内栖息着477种野生动物。去年,盘锦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殊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盘锦振兴发展的优势所在。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盘锦市向共融共兴的发展之路大步迈进。辽河储气库群日注气能力已成为全国最大,联合德国思爱普公司发布了双碳发展指数,辽河油田ccus等绿色低碳项目碳减排20余万吨,辽河口盐沼生态系统获批国家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久久为功。盘锦市明确提出,在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提升绿色产业丰厚度、确保环境质量在年年都有新的改善过程中,坚决不要带水分的gdp,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今年,盘锦市将以着力提升危险废物处理“三个能力”为抓手,将源头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和最终安全化处置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危险废物处理各领域的全过程管理,助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盘锦市今年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监管统一、执法严明、管理科学的环境治理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盘锦将突出抓好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任务,并以此为牵动,统筹推进辽河流域综合整治和一体化保护修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工作,擦亮“国际湿地城市”品牌,把盘锦建设成为全国湿地保护利用的样板。争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在绿色发展、生态安全上为全省作出盘锦贡献。
围绕核心产业
补链延链强链
经历多年发展,盘锦市从建市之初单一的石油炼制,逐步扩展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产业链门类。抓好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切实提升石化精细化率,始终是做大做强盘锦工业的核心主题。从今年起,盘锦市加大力度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全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目前,盘锦规模以上石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石化行业的1/4,是全省石化产业发展的“两极”之一。全市石化上中下游企业达到350户,形成了乙烯、丙烯、碳四和芳烃等化工全产业链布局。集聚了荷兰利安德巴赛尔、西班牙戴纳索、英国威格斯等一批国际知名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同时正在建设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医药级聚乙二醇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产业项目。
当前,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态势向好,补链延链强链保持良好势头。值得一提的是,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被评为全省首家典型示范基地。今年,双台子区将投入3亿元,用于现有设施改造升级及高标准中试车间、配套设施、智慧化平台建设;建成后中试车间总数达到33栋,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启动了新材料科创中心的运营工作,引入了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工研院等科研院所,推动金发科技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辽滨分中心、世名(苏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
据了解,盘锦市今年争取实现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迈向国家级的步伐已经有所突破,44个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盘锦市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主要化工原料本地加工率要超过90%,石化精细化率要达到50%以上,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推进央地融合
打造新“增长极”
依托盘锦本地央企华锦集团原材料优势,辽宁北化鲁华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裂解碳五加工,自主研发异戊二烯等产品,成为医用橡胶、医药中间产品等行业的上游供应商。目前,公司不断延长产业链,研发更多下游产品,将企业做强做大,为盘锦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添砖加瓦。这是央地合作在盘锦的最新力作。
以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北沥公司等为代表的央企在盘锦不仅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还因此衍生了一大批配套企业、合作项目,使盘锦传统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向下游延伸,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
央地合作,盘锦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城市。盘锦市把央地合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充分利用央企战略资源,实施好“央企 ”行动,打造全国央地融合发展典范。
截至目前,盘锦市拥有央地合作项目25个,总投资1498.7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148.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5.1亿元,涉及中储粮集团、中国石油、国家管网集团等11家央企。其中在建项目7个,主要包括中储粮集团东北综合产业基地项目,中国石油辽河马19储气库等;计划开工项目5个,主要包括中国石油辽河油田2023年原油产能建设(东西部凹陷)项目等;在谈项目10个;推介项目3个。
央企战略资源已经成为盘锦的战略优势。据盘锦市国资委介绍,为加快推进央企合作项目建设,盘锦市即将成立专班主动服务央企,强化要素保障,秉承“央企所需、地方所能”“无事不扰、有难必帮”原则,主动作为、创造条件,全力支持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北沥公司等驻盘锦央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拓展与华润集团、中储粮集团、融通集团等央企合作范围,推动更多央企产业项目、区域总部、研发基地、营销中心、结算中心落户盘锦。通过充分发挥头部企业作用,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和外部资源,不断延伸做强12条产业链,搞好“点对点”合作,把一个个头部企业做成一个个产业,为盘锦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渤海之滨崛起千亿级绿色智慧化工园区
渤海之滨,辽东湾畔。从宝来利安德巴赛尔石化有限公司顶层远眺,纵横交错的工业管廊,井然有序的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更远处,万吨油轮缓缓驶入港口,lpg船靠泊在码头紧张作业……连续4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30强”行列,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辽滨开发区”),这个千亿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正在盘锦大地加速崛起。
辽滨开发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从原油起步,历经多年发展,已从单一石油炼制逐步扩展到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产业链门类。2021年,辽滨开发区石化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跻身国内20家千亿级超大型化工园区之列。
截至去年底,辽滨开发区拥有乙烯产能100万吨/年,并向下游延伸发展了35万吨/年苯乙烯、80万吨/年聚乙烯等项目;拥有丙烯产能120万吨/年,并向下游延伸发展了26万吨/年丙烯腈、60万吨/年聚丙烯等项目。石化及精细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保持千万吨炼化规模的基础上,辽滨开发区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精绘招商图谱,精选绿色产业项目。通过以商招商、以产招商模式,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加速石化中下游企业集聚,成功吸引利安德巴赛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石化产业链条。
随着1500吨/年聚醚醚酮、60万吨/年abs等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国资、民资、外资“三资并进”势头不减。随着辽宁中茂特种添加剂项目成功投产、辽东湾新材料孵化中心运营团队的成功组建、高端新材料及改性一体化项目的有序运营,辽滨开发区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孵化、新材料产业培育“三基地”建设成效初显,精细化工产业的“脊梁”正在加速形成,助力盘锦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步伐更加矫健。
按照高端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发展思路,辽滨开发区加速发展特色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依托区域内现有炼化、有机原料、特种橡胶、专用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基础,集中周边优势石化产品资源,开发区不断延伸烯烃产业链条,实现耦合共生发展,努力构建基础石化原料深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橡塑制品产品等集群。目前,辽滨开发区已形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功能助剂、新能源材料五大产业集群,涵盖通用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13个领域。
在不遗余力做好石化主业的同时,辽滨开发区不断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管理升级,提升园区品质;聚焦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及园区循环化改造等示范试点,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物流、能源、消防、安全环保和产业企业产品协同的“六位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辽滨开发区大力实施“双碳”战略,不断提高域内污水收集处置能力。目前,开发区西扩区化工污水收集及水质监控系统工程已投入使用,作为北方工业园区唯一架空压力管道,满足了沿线现有化工企业与滨海大道北侧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收集需求。通过视频监控和水温、流量、压力、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全面加强沿线企业排污管控,确保污水全面达标排放。
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系统启动运行,5g智慧化工园区成为东北地区首家“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和优势,推动园区建设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聚焦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辽滨开发区聚力产业链中下游,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发展路线,持续推动“减油增化”,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各项工作,推动域内石化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不远的将来,随着一批绿色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辽滨开发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将不断拓展,高端化、集成化、链群化、绿色化、循环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将加速形成。
预计到“十四五”末期,辽滨开发区石化产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有望升入国内化工园区十强行列。届时,这里将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样板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平台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