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旅游支柱产业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市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部署,按照“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工作要求,积极“做大红海滩,唱响芦苇荡”,加快推进我市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推动旅游产业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彰显“湿地个性”,挖掘“生态内涵”,到2020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旅游人均消费额达到900元,旅游业成为盘锦市支柱性产业。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盘山县重点打造“盘锦休闲驿站”商旅休闲服务体系;双台子区重点打造“盘锦首站”旅游服务体系;兴隆台区重点打造“盘锦城市会客厅”;大洼区重点打造“盘锦好生活”湿地温泉休闲度假产品体系;辽东湾新区重点建设“盘锦好望角”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辽河口经济区重点打造“野奢之旅”湿地科普体验、探险探秘产品体系。精心培育春季“观鸟赏花,踏青徒步”、夏季“生态避暑,休闲游钓”、秋季“观红滩绿苇,品稻香蟹肥”、冬季“嬉冰雪、泡温泉、享民俗、过大年”四季旅游产品体系。到2020年,实现旅游产品全域化、旅游体验全域化、旅游服务全域化。(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2、狠抓旅游项目建设。提升项目质量,各县区、经济区确保在建旅游项目总投资和年度实际完成投资额均达到一定规模。完善旅游特色小镇服务功能,形成大项目支撑、骨干项目牵动的产业。到2020年,新建续建10亿元以上旅游项目5个、20亿元以上旅游项目2个。(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发改委)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原则,规划建设一批垂钓园、采摘基地和休闲庄园,培育乡村旅游创业基地;做大做强民宿经济,制定出台《盘锦市支持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成立盘锦市民宿协会;培养专业运营公司,推动民宿规范化、精品化发展。到2020年,新增10家乡村旅游a级景区。(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农委)
二、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4、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休闲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鼓励油田企业充分利用油井、采掘机械等打造工业旅游景点;持续扩大“红马赛”、冰凌穿越赛等赛事影响力,打造体育旅游品牌。组织举办各类展会,建设国内知名会议目的地。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低空旅游和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研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多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每年组织1次国际性展会,新增3家文化类a级旅游景区。新增1个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文化旅游特色街区。(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卫计委)
三、做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5、全面提升景区品质。积极推进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鼎翔生态旅游区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探索建设辽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加快打造金帛海滩、含章湖、绕阳湖、广厦艺术街、辽河碑林等特色品牌旅游区;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城市综合体、文化创意街区和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新增5a级旅游景区1家以上、4a级旅游景区3家以上。(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农委、市林园局)
6、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推出红海滩湿地游、滨海休闲游、温泉度假游、乡村民俗游、盘锦水上游、湿地观鸟游、辽河文化游、冰钓体验游和特色美食游,推出30条盘锦一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到2020年,“红海滩”成为国际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7、培育旅游领军企业。重点扶持辽宁中润、辽宁良信、农垦集团、文旅集团、诚通旅游等一批本市重点企业;全面优化旅游产业营商环境,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旅游大企业集团和旅游管理服务品牌跨地区连锁经营。到2020年,培育3个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旅游企业。(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8、完善旅游商品体系。重点发展苇艺草编等芦苇原料制品,培育壮大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等地方产品,统一叫响“盘锦”地域品牌;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研发企业,提升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生产水平;整合梳理盘锦“老字号”产品、名优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非遗文化产品;鼓励建设一站式旅游购物旗舰店。到2020年,培育2家省级旅游商品研发企业,建成2家旅游购物旗舰店。(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文广局、市商务局)
9、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持续开展开海节、插秧节、芦花节、冰上龙舟赛等四季旅游主题活动,各县区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品牌。到2020年,每年举办1个国家级文化旅游主题活动、5个省级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文广局)
四、完善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10、改革行业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执法机制,建立健全便利化执法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旅游行业社会组织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标准化建设、质量等级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建立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国有景区向面对国内外游客优惠开放的政策措施。到2020年,组建完成覆盖全行业的社会组织,推动重点国有景区实施门票价格改革。(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统计局)
11、完善“多规合一”机制。整合提升“多规合一”平台功能,健全“多规合一”部门协商配套制度;强化资源管理,进行统一规划,解决碎片化问题;依法强化旅游规划落地实施,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到2020年,全面实施“多规合一”机制。(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规划局)
12、积极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在旅游度假区、景点景区、星级饭店、特色民宿等领域广泛推行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各县区、经济区和各相关部门在旅游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旅游标准化信息服务建设、旅游标准化人才培养、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服务业品牌培育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旅游标准的实施工作。2020年,创建完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质监局)
五、构建全域旅游营销体系
13、完善宣传营销机制。依托“一带一路”、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平台,推动和建立旅游产业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将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全市外宣总体工作计划,加大海内外营销力度;坚持宣传工作的统筹协调,避免“各自为战”。推出“红海滩 ”旅游联票和盘锦旅游“一卡通”。(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14、广泛打造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平台、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出入口以及城市主干道、主要交通道口等设立旅游公益广告牌;支持涉旅企业参加境内外宣传促销活动和展览展会;外地手机用户进入盘锦均推送旅游信息。(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15、全面实施“引客入盘”。持续实施“引客入盘”奖励办法,激发旅游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提高游客驻留时间和消费水平;积极运作开通国内外旅游航线、包机、专列及旅游直通车,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积极打造京津冀旅游共享圈,接受首都城市功能辐射;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群的合作,推动资源保护开发与市场营销合作一体化;加强与辽吉蒙黑城市共建旅游营销联盟,推介“大东北深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辽宁与江苏、浙江、海南合作平台,积极与三亚、无锡、宁波、杭州等城市对接,互换游客、互换广告,撬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远程高端客源市场;强化与境外重要旅行商和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加大盘锦旅游形象推广力度。(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六、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
1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景区沿线景观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支持景点景区、乡村旅游区和旅游特色小镇加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供水供电、信息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涉旅企业实现免费wifi覆盖;深入推动“厕所革命”。到2020年底,实现旅游标识全市覆盖,新建改建5000个景区停车位,新增5个自驾车房车营地和露营地和10个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住建委、市城乡一体化、市规划局、市林园局)
17、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和枢纽节点建设,开通城乡旅游公交环线和高铁站、客运站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巴士,完善旅游交通配套标识体系;探索自驾车游客统一换乘公交车辆游览景区的交通模式;新建或改造现有自然水系、骑行道、城市绿道等通道网络,丰富乘船、骑行、徒步等进入景区方式,新增共享汽车、共享单车项目。到2020年,实现旅游公交全市覆盖,建成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完善旅游公交配套功能。(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交通局)
18、美化亮化城乡环境。坚持“碧玉入盘、锦上添花”,打造串联城乡的绿色生态慢行系统,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公共绿地、城市绿道、景观小品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城乡主题公园。到2020年,完善丰富“城乡旅游休憩空间”,拥有良好的旅游接待环境。(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住建委、市城乡一体化、市规划局、市林园局)
19、构建智慧旅游平台。建成覆盖全市旅游行业的智慧旅游云平台,提升旅游产业监测和旅游行业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水平;推动旅游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改造;实现全市旅游企业进驻各类大型ota旅游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到2020年,全域设置“二维码”电子导游,实现在线服务功能。(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20、打造旅游诚信体系。积极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坚决打击失信行为和扰乱旅游市场违法行为,发布诚信企业光荣榜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强对游客文明、诚信的教育力度,建立不文明游客和失信游客惩戒制度;搭建全市性的投诉快速理赔平台,由各县区、经济区共同出资设立150万元旅游购物零风险基金,保障全域旅游消费安全。到2020年,打造成为中国旅游消费零风险城市。(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21、深化旅游安全管理。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旅游风险评估,公安、食药监、疾控、应急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加强对旅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对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加强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到2020年,重点旅游区建立完善综合执法体系。(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应急办)
七、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22、建立主要领导推进机制。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每半年研究一次全域旅游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调研。(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
23、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国家和省、市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与地方旅游企业合作,为优质旅游项目提供支持。(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财政局)
24、落实旅游用地用海保障。各县区、经济区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要求,对列入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和生态旅游项目用地给予支持。(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国土局)
25、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积极利用涉旅院校教育资源,完善市、县(区)、企业三级旅游培训网络体系,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优秀导游员队伍,加强导游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技能大赛。(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旅发委、市教育局)
26、严格督查考核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督查和考核机制,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和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责任部门:各县区、经济区,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
2018年9月26日